
继去年《Concord》与《Astro Bot》呈现截然不同的市场表现后,索尼PlayStation部门正重塑其发展策略。公司将减少在线服务型游戏产量,优先发展核心IP系列,并在第一方工作室实施更严格的质量管控。
从重大失误中汲取教训
在与《金融时报》的坦诚对话中,PlayStation工作室负责人赫尔曼·赫尔斯特承认需要更明智的风险管理。"我们应当激励创新,但也要在代价高昂之前更早识别失败项目,"他如是说。
《Concord》的代价尤为惨痛——分析师估算索尼投入了2.5亿美元,结果这款多人射击游戏仅上线数周便停运,开发商Firewalk工作室也随之关闭。与此同时,《Astro Bot》成为现象级爆款,截至2025年3月销量达230万份,稳居PS5平台畅销游戏前列。
监管机制的全新升级
这种鲜明对比引发了系统性变革。赫尔斯特透露已加强测试流程并提前设置干预节点。"每次失误都印证了监管机制的必要性,"他强调道。多位工作室负责人确认已扩展游戏测试规模,改善工作室间协作,并强化高层审核机制。
Sucker Punch工作室的杰森·康奈尔直言不讳:"当出现重复开发等可能导致《Concord》级灾难的情况时,这类情报能挽救所有人。"行业分析认为《Concord》失败的部分原因在于在线服务型射击游戏市场过于饱和——PlayStation目前对此领域持谨慎态度。
IP优先,服务型游戏次之
虽然PlayStation仍保留如Bungie延期发布的《Marathon》等在线服务型项目,但赫尔斯特着重强调了扩展支柱IP的重要性。"《Astro Bot》证明了人气角色如何通过续作持续成长,"他以《最后生还者》与《神秘海域》作为新IP开发范本说道。
产品线印证了这一转型:2024年将推出《Ghost of Yōtei》与《失落之魂》,2026年则预留给《Marvel Tōkon: Fighting Souls》及Housemarque工作室的《Saros》。而《Fairgames》《漫威金刚狼》以及顽皮狗《Intergalactic: The Heretic Prophet》等项目仍在开发中。
《Concord》遇挫,PlayStation强化游戏质检标准
by David
Oct 15,2025
最新文章
-
星舰战兽:融合日式角色扮演元素的科幻卡牌游戏将于2026年问世 Oct 15,2025
-
迪士尼梦幻星谷:解锁茉莉公主攻略 Oct 15,2025
-
《地铁跑酷》携手《天天过马路》开启惊喜联动 Oct 15,2025
-
Take-Two CEO坦言:《GTA 6》延期虽痛却是实现愿景关键 Oct 14,2025
-
《怪物猎人:即刻出发》推出全新爆发挑战系统 Oct 14,2025
-
《模拟人生4》年代挑战赛:终极攻略 Oct 14,2025
-
怪猎×凯蒂猫联动推出大耳狗系列 Oct 14,2025
-
《明日方舟》铁皮干员:技能解析、搭配方案与实战指南 Oct 13,2025